发布时间:2025-04-05 10:46:48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权贵资本主义或裙带资本主义,是东亚国家的一个鲜明特点。
农民工本应该是城市化人口,却因为农村户籍变成身份模糊的边缘人口。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等严重滞后,当城镇化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后,不仅已有的城市交通、地下管道、供电供水和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治理等设施建设,以及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而且城市各项新建和改、扩建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建设发展跟不上城镇化速度,难以适应和满足城镇化发展要求,致使我国许多城市出现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住房难、医疗难、就业难、就学难等等城市化问题,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绊脚石。
城市承载能力的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经济实力来支撑和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我国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来源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二是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难以有效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2]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载于《改革》2006年第5期。无论是在城里人看来,还是在进城务工人员看来,进城务工人员只是城市的临时工,几乎不可能成为真正市民。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比较脆弱,存在的瓶颈问题日趋突出。在城市,进城务工人员不仅从事最累、最苦、最脏工作,而且干活时间最长,获得收入最低,扎根城市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既然如此,继续保留庞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还有无必要?周叔莲:不少研究者主张国有企业改革要再思考,再定位。
真正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是,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是以产品生产者而不是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也有着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试图以两权分离促进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第三,国有经济布局仍不合理,垄断行业改革难,市场公平竞争有阻力。在城市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居于核心地位。
第三种意见认为现在公有制为主体已变为私有制为主体,必须壮大国有经济,既抓大,又抓小,以扭转这种状况。关于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怎样推进,当时有许多不同意见。由于国有企业占用了很多付费很少甚至不需要付费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贷款、特许经营权等,市场公平竞争阻力很大。经济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企业改革在经济改革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因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个阶段 五种模式记者:改革开放先后从农村和城市展开。第五种,有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的企业模式。第三种,有简单再生产自主权的企业模式。
解决国有企业本身的问题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例如,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国营企业是最成熟最彻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需要改革。
我分析了盈亏责任制和自负盈亏的联系和区别,提出盈亏责任制或盈亏包干是改革过程中可以实行的一种办法,但企业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应该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这种情况虽不合理,却是现实。除了这些弊端,中国国有企业最为人诟病的,是垄断优质资源,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两项措施的实质是推进产权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当时,有些同志认为,国营企业盈亏责任制或盈亏包干的办法比国营企业自负盈亏的办法更好。现在应该下决心去完成这些任务了。
它是苏联和我国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前实行的模式。以上五种企业理论模式,反映了社会主义企业发展成为真正企业的过程。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必然会有变化,前面我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公平竞争的问题,就是当前也要关注的问题。不过,目前我国仍有2/3的国有企业和40%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行业和商贸服务等行业,这些大都是竞争性行业。
我们当时提出:企业再生产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基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的研究,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等方面的增值速度,都远不如私营企业,效益指标也远逊于私营企业。
为了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转变。4.把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结合起来。文革后期,周叔莲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借调到国家建委工作。与此相应,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4-2002年)、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迄今)等四个阶段。
很多名义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也是貌是神非。没有工人群众的支持,企业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也是办不好的。
第二种企业模式在斯大林主持下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完整的表述,即企业不仅归国家所有,而且由国家经营,实行经济核算制度。四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目标。
迄今为止,周叔莲亦未曾中断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你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你也亲历和见证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个历程。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有活力和创新能力。5.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6.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2010年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重只有26.9%,已远低于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值。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可行的办法是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不该进入的行业。7.实行政企分开,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 gbi7m.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
上一篇:为群众撑起生命“保护伞”
下一篇:用好每一分“爱心款”